经过半个多月的评选,综合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结果,2023搜狐城市年度之城最终结果正式出炉。
芜湖、宜宾、无锡、哈尔滨、济南、深圳、杭州、合肥、淄博等当选“2023搜狐城市年度之城”,其中无锡分别获年度商机之城和年度跃动之城,成为本年度唯一双料冠军。
本次评选选取了新质、焕新、商机、出海、通达、才智、低碳、青慕、出圈、跃动共10个维度对城市进行评价,27座入围城市同台竞争。
以下为评选结果。
年度青慕之城——合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评价:
一个城市能够让青年人慕名向往,不仅仅在于政府的各种人才招揽政策,以及各种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市场化创业的机会。最牛风投城市,这是大家对合肥的称呼,其实这不仅仅反映了市政府在人才招揽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大规模的市场化投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城市更容易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这在当代有着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评价:这十年是芜湖的机器人产业筚路蓝缕,从无到有的十年,已经初步形成了机器人的全产业链条。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我也希望芜湖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机器人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取得更大的成就。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规划研究室主任黄征学评价:近年来宜宾加快构建创新体系,积极引进链主企业,吸引一大批配套知名企业落户,形成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初步建立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基准。在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称号。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课题组组长刘彦平评价:一个不怎么受关注的小城爆红出圈,引发全网乃至国际媒体的围观。淄博的出圈,源于一个暖心的故事,得力于广大网民的热捧。期间,我们看到了淄博市民的善良与淳厚,看到了淄博政府的服务与担当。今天,提到淄博,人们都会心生几分敬意和暖意。这就是城市形象资产的力量,相信也必会转化为淄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助力。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评价:深圳是我国一线经济强市,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正在奋力扭转高校荒芜的尴尬。除了继续大力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14所普通高校快速发展之外,深圳如今在建筹备的还有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海洋大学等9所高校。可以预料,深圳集聚高教资源,弥补教育短板,必将进一步强化城市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早日建成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城市与区域管理系教授陆军评价:一、济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枢纽功能提升。济南是我国华东与华北的连接门户,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是全省公路网络中心和高速公路中心枢纽。二、济南线网布局优化,高铁框架日益繁密。郑济高铁全线通车,济枣高铁今年重启,济滨高铁全速建设,济南“米”字形高铁网络加速成型。三、济南都市圈快速通达,提升区域一体化。济南都市圈包括6市,辐射5.3万平方公里。济莱合并,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网络化的发展格局。
华中科技大学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研究员陈波评价:众所周知,哈尔滨正在打造向北开放之都。今年1-10月,哈俄班列共开行93列,发送货物9104标箱,货值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整个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1.1%,其中出口更是大涨了85%。在国际需求疲软、国际贸易不振的大背景下,哈尔滨的北向开放成绩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评价:当地政府部门做事果断,在为企业排忧解难方面往往行动迅速。相关的一些话题,也在今年频频成为热搜。无锡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和打造,积极地打造“无难事,悉心办”的良好形象。这样规模的城市,在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推动下,可以较好地平衡宜居和宜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企业高效经营,也可以让居民舒适生活,所以未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更大。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冬奥会遗产报告主执笔人白宇飞评价:今年的无锡马拉松,不仅晋升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还成功获得了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布达佩斯世锦赛选拔赛、杭州亚运会选拔赛和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的承办权,实现五赛合一。凭借江南山水,粉红樱花,智慧系统,专业态度,无限创意和暖心服务,锡马已成为众多跑友心目中的“零差评、细节控、此生必跑”顶流赛事。当然,9岁锡马的引流能力绝不止于跑者。本届锡马沿途共有27.3万名观众现场观赛,超七成的外地观众提前到达无锡,赛事带动周边产业收益达1.95亿元。无锡以一场马拉松为媒介,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一座运动友好型城市。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振伟评价:今年杭州成功举办了第19届亚洲运动会,并在亚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碳中和,这是杭州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现。这背后既有组委会精心筹备、周密组织,对低碳行为引导和落实的积极作用,也有场馆等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建设的默默奉献。早在2020年,亚运村建设指挥部就与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浙江大学等单位开展了从场馆绿色建筑到区域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并制定了碳减排目标这一系列工作,助力了杭州市节能减碳与经济增长的双轨发展,使得杭州在这次提名中脱颖而出。